古城借贷合同纠纷处理、管辖法院确定及合同无效情形解析

一、普通借贷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

  1. 协商解决
    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主且相互体谅的原则下,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合同约定,通过阐述事实、摆明道理的方式,达成和解协议,自行处理合同纠纷的一种途径。这是最有益于维持双方关系的解决办法,有助于防止双方产生更深层次、难以挽回的矛盾。
  2. 调解处理
    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在第三方(即调解人)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前提下,由第三方对纠纷双方进行解释疏导,促使他们相互体谅、让步,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3. 仲裁解决
    即由第三方依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条款或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按照法律规定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决,以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仲裁是当代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争议解决法律机制。不过,其成本相对较高。
  4. 诉讼解决
    也就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该方式通常耗时较长,但费用相对较低。

二、借款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的确定规则

需注意的是,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若当事人在合同中对履行地点、交货地点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或虽有约定但未实际交付货物,且双方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以及涉及口头购销合同纠纷的案件,均不依据履行地来确定案件管辖法院。

三、民间借贷合同被认定为无效的情形

以下情形下,法院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1. 订立民间借贷合同的当事人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2.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民间借款合同;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古城区是云南省丽江市下辖的市辖区,辖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总面积1255.4平方千米,区政府驻大研镇福慧路,于2002年12月设立。截止到2006年,古城区辖4个街道、4个乡、1个镇。2010年人口15.23万人,有纳西、汉、白、藏、彝、普米等10余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0030人,占总人口的78.8% [1] 。古城区地方生产总值(GDP)2013年达831077万元,三次产业比例为5.9:40.5:53.6。古城区是丽江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金融和信息中心,自古以来是汉、藏、白、纳西等民族文化、经济交往的枢纽,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镇及军事战略要地 境内名胜古迹随处可见,自然景观多姿多彩,民族文化璀灿夺目,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以及被中外学者称为“音乐活化石”的纳西古乐。旅游景点有束河古镇、黑龙潭、观音峡等旅游景点。先后荣获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十个小城市之一、地球上最值得光顾的一百个小城市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欧洲人最喜爱的旅游城市、联合国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旅行者之选》全球最佳目的地、2018年中国品牌城市等称号。